来历:新华社军分社·我国号角<\/p>
作者:刘新 朱晨耕<\/p>
本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要日子。<\/p>
在深圳与香港接壤处,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现已驻扎了53年。一茬茬官兵忠诚履职的一起,也见证了祖国与香港同舟共济、血脉相连。<\/p>
中英街是该支队重要的执勤点位之一。作为深圳与香港的陆上接壤,大街两端布满了深港两地的商铺。<\/p>
背负执勤任务的是执勤十三中队。对中队官兵而言,脚下这条长不过250米、宽只要三四米的石砖路是任务所系,更是家国情怀寄予之处。<\/p>
少校赵文超忘不了三年前中英街上的那片赤色。<\/p>
<\/p>
2019年9月21日,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官兵在中英街安排《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廖键 摄<\/p>
2019年9月,一场《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在中英街口拉开帷幕。武警官兵簇拥着艳丽的五星红旗,唱出一起的心声。<\/p>
音乐刚响起就有居民参加。两个人、三个人……人越来越多,会聚成一片赤色的海洋。<\/p>
活动的安排者正是时任执勤十三中队中队长赵文超。<\/p>
赵文超一向记住17年前刚来中队时,看见的两张相片。<\/p>
榜首张拍摄于解放初期。相片里,一名身板挺立的兵士与英国差人隔着界碑四目相对,大众远远围观,没有人跳过中心的界碑。<\/p>
相片背面的故事令赵文超眉头紧闭。1899年3月,清政府与英国勘定新界北部鸿沟,沙头角被分为“华界”与“英界”两部分。因为两端居民出产、日子的需求,渐渐有了这条沿“中英分界限”构成的中英街。<\/p>
他知道,那个时代,界碑代表着勘界限,即便天涯之间,却是许多人可望不行及的当地。<\/p>
<\/p>
1997年7月1日清晨,中英街上的香港差人替换帽徽。(材料图片)<\/p>
第二张相片却让他展露欢颜。<\/p>
相片拍摄于1997年7月1日清晨。中英街上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替换悬挂。红旗下方,两名香港差人站在界碑旁,在两名武警兵士凝视下替换新式帽徽。其间一名兵士洪军翔后来回想时说:“咱们早早守侯在界碑旁,就为了见证这一巨大的时间。”<\/p>
彼时彼刻,“不列颠尼亚号”正载着末代港督和殖民者的旗号驶离维多利亚港,香港会展中心的旗杆上降下了百年耻辱,升起中华民族光明正大的庄严。<\/p>
思绪回到实际,看见中英街上两地居民一片欢娱,赵文超热泪盈眶。他说:“即便历经风雨,祖国与香港也永久血脉相连。”<\/p>
不只是赵文超,执勤第三支队每名官兵都有对香港的独家回想。<\/p>
虽然退伍多年,在赵华西回想中,罗湖桥一直熠熠生辉。<\/p>
作为内地与香港重要的铁路通道,罗湖桥横跨深圳河,衔接深圳站和香港红磡站,京九、广九等铁路都从这儿通过。<\/p>
北侧桥头,两名全副武装的岗兵容光焕发,向通过的每一列火车致注目礼。<\/p>
2003年12月,赵华西从贵州入伍来到深圳。初度站上罗湖桥头,伸向香港的铁轨和络绎不绝的行人深深触动了他。他由衷慨叹:“桥的两端没有隔膜,都是一家人。”<\/p>
<\/p>
2020年9月29日,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官兵在罗湖桥邻近执勤。刘佳良 摄<\/p>
赵华西最等待清晨去桥头执勤。每逢列车满载旅客从哨台前轰鸣而过,他都尽力瞪大眼睛,挺起胸脯,双腿绷得垂直,全力展示最好的自己。<\/p>
赵华西说,作为武士,这是向两地公民表达爱意的最好方法。<\/p>
本年3月6日清晨,列兵王宇在哨位上发现,深圳河上的钢栈桥人头攒动,一队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的人正高举红旗、拖着行李过河。<\/p>
他从新闻中了解到,这一天,中心援港应急医院正式开端大规模施工建造,榜首批200名建造者跨过深圳河,奔赴落马洲。<\/p>
后来,王宇常看见开往彼岸的车辆悬挂着“香港加油”的横幅。彼岸不只白日施工,晚上也灯火通明。<\/p>
5月6日,传闻中心援港应急医院和落马洲方舱举办竣工交给典礼的音讯,王宇笑得合不拢嘴,执勤时愈加专心致志。他说:“坚守岗位认真工作,便是对两地最有力的支撑。”<\/p>
执勤一中队上士曹扬僧和战友驻扎在前海石邻近。虽然在哨位上看不见香港,但他觉得自己和香港离得很近。因为这儿还有另一个姓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协作区。<\/p>
<\/p>
2021年8月24日,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一中队官兵在深圳前海石旁举办新老交接典礼。刘佳良 摄<\/p>
2013年,曹扬僧来到前海,下车榜首脚就踩进了泥坑,细心一看更是错愕:四周一片滩涂。司机指着几间蓝白相间的铁皮房告知他:那儿便是宿舍。<\/p>
巡查通道也坑坑洼洼,车辆长时间波动,雨天还会打滑。<\/p>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脸灰。”是曹扬僧对前海的开始形象。<\/p>
“越艰苦,越坚持。”战友用这6个字给曹扬僧鼓劲。他们说,前海的未来必定很夸姣。曹扬僧也发现,邻近的工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周围“一天一个样”。<\/p>
一番艰苦创业,白纸绘出精彩画卷。<\/p>
2019年入伍的下士罗淼没有阅历“苦日子”——他下连时,前海石公园已绿意盎然,沿江高速飞虹般跨过海面,周围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巡查路途也变平整了……不久后,中队就搬进了新营房。<\/p>
罗淼感到很美好——不只仅是因为住进新营房,更因为他酷爱这片土地。<\/p>
作为“网生代”兵士,罗淼常在互联网上了解前海开展变化。周末外出时,他爱去前海石旁转一转。邻近居民告知他,许多香港青年来前海创业。“到前海去!到大湾区去!”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流行语。“我觉得自己看护的不只是深圳,更是两地青年完成愿望的热土!”罗淼说。<\/p>
近几年,执勤第三支队正加速全面建造,不断提高遂行各项任务才能,为两地开展保驾护航。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执勤三支队共缉获价值达4000多万元的私运货品,先后完成了抗击飓风“山竹”、补救大南山山火等重大任务。<\/p>
(新华社军分社·我国号角出品)<\/p>